2020-03-24 17:05:26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資料包涵蓋但不限于以上內容
保存小程序碼至
手機進行掃碼
近幾年不論是國考還是省考,解釋型綜合分析都占有較大比重,而且出題的形式越來越靈活,許多考生感覺自己在做題時“霧里看花”,找不到對于題干中的詞或者是句子的解釋,這種題型成為申論的“攔路虎”,面對這種題型我們究竟應該從何處著手呢?今天,華圖教育給大家分享一些做題的經驗。
一、關注出處前后。
【例題】
2018年副省第三題:根據給定資料3,請你對畫線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
這句話出現在資料3的第五段,“著名設計顧問H教授做了主題演講,談到了作為典型的工業(yè)大市,D市要學會用設計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創(chuàng)新,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 ‘智’,將工業(yè)技術和設計創(chuàng)新深度融合。”對于這句話的解釋,優(yōu)先看出處前后。大家會發(fā)現“設計”便是“人的‘慧’”這一方面體現,而“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創(chuàng)新”便是“物的‘智’”的體現,最終達到的狀態(tài)便是將二者“深度融合”,所以對于這句話的解釋,便是這句話出處前后的結合“用設計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創(chuàng)新,將工業(yè)技術和設計創(chuàng)新深度融合。”
二、全面抓取關鍵詞
【例題】
2016年副省第二題: “給定資料6”中說“中國教育技術層面已經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請根據“給定資料6”,指出這句話的含義。
首先,找準這句話的關鍵詞“教育”、“技術”、“靈魂”,其中“教育”、“技術”這兩個詞比較好理解是表象的事物,但是“靈魂”這個詞比較難理解,常指一些內在的,本質的事物。再次,帶著這幾個關鍵詞去材料中找相應的信息,發(fā)現這3個關鍵詞在資料第7段中均有出現 “做教育不要太過頭了,也不要不夠。什么叫過頭?在技術層面上不斷地改,改得我們老師都不知道怎么上課了,領導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就是過了頭,忘記了還有教育規(guī)律,還有教育自身內在的東西。”所以,對于這句話的解釋便也找到了:“教育在技術層面上不斷地改,忘記了教育規(guī)律和自身內在的東西。”即抓住關鍵詞進行解釋。
三、類比推理
【例題】
2013聯考:請結合“給定資料3~4”,對“人口詛咒”作出全面解釋。
材料3中未出現“人口詛咒”的相關內容,材料4出現了“人口詛咒”這個詞但是沒有對該詞進行直接的解釋。然而材料4中卻有對類似詞語“資源詛咒”的相關解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并沒有獲得想象中的高速經濟增長”,結合材料3的內容說到我國勞動力過剩,但制造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卻還面臨勞動力的重重困境。以此類比“人口詛咒”指的是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并沒有獲得想象中的高速經濟增長,反而面臨發(fā)展的困境。這種方式即依據詞義類比推理。
華圖教育希望廣大考生,在日后學習的過程中,多做、多練、多想、多總結,這樣便會從題海中找到解釋型綜合分析的做題方法,揭開那一層神秘的面紗,找準對于詞句的解釋。
↓↓↓↓2022年省公務員考試筆試產品推薦↓↓↓↓ | |||
2022省考 成績查詢 |
2022省考 面試禮包 |
2022省考 面試峰會 |
2022面試 分數線 |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