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11:30:47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內蒙古分院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常識判斷考查的范圍非常廣,涉及到政治、經濟、法律、歷史、人文、地理、科技等各個方面,而我們的備考時間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我們在做題的時候,沒有找到題干中的敏感信息,也就是我們說的“題眼”。因此,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小方法——敏感數字解題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高解題速度。
1.如何來識別選項中的敏感數字?
選項中常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數字,比如說日期、年齡、期限、罰款數額、比例等。
2.如何來進行解題?
如果選項中出現一些特殊的數字,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這往往是命題人設置的考點,在做題時,如果實在不會解,我們可以優(yōu)先考慮帶有“數字”的選項。
3.真題講解。
【例1】(2021—省考)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依據該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行政機關擬作出降低資質等級的處罰之前,應當組織聽證
B.對當事人依法給予一百元以上罰款的,執(zhí)法人員不得當場收繳
C.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guī)定的,地方性法規(guī)可補充設定
D.行政機關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書面委托其他組織或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答案】B
【解析】根據《行政處罰法》第68條規(guī)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執(zhí)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一)依法給予一百元以下罰款的;(二)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zhí)行的。因此,對當事人依法給予一百元以上罰款的不滿足當場收繳的情形,執(zhí)法人員不得當場收繳。B項正確。
因此,選擇B選項。
【技巧】本題中涉及到的是法律中關于罰款數額的“數字坑”,需要我們特別關注。
【例2】(2021—省考)下列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編,調整的是因人格權的享有和保護產生的民事關系
B.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可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
C.民法典施行后,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yǎng)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D.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答案】B
【解析】根據《民法典》第19條規(guī)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因此,選擇B選項。
【技巧】本題中涉及到的是關于年齡的“數字坑”,需要我們特別關注。
結合上述兩個例題來看,不難發(fā)現在常識判斷的題目中,選項中常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數字,比如說日期、年齡、期限、罰款、比例等,因此在備考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敏感的數字信息,我們盡量要做到準確記憶,在做題時,如果實在不會解,我們可以優(yōu)先考慮帶有“數字”的選項,以此來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