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 10:51:40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scnjyc.com/ 文章來源:京華時報
“您可知道我是多么盼望秋游?好不容易盼來了,卻被您一條信息把秋游取消了,那條信息就像利劍一般刺穿了我的心!局長大人,您可知道我們的感受嗎?”這是南京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在《致鼓樓區(qū)教育局局長的一封信》里面的公開“吐槽”。
因為其他轄區(qū)的學生在秋游時發(fā)生意外事故,南京鼓樓區(qū)教育局便緊急叫停了自己轄區(qū)內所有學校的秋游活動,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讓童心難以接受,于是“致信”區(qū)教育局長進行質疑。失望、不滿、抵制……這些情緒彌漫在小學生的信中。特別是直接向“局長大人”發(fā)問,令人解氣。比照那種長期被應試教育注入的“聽話思維”,能有這樣的批評意識與反抗精神,值得點贊。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有獨立意識,少年有不服從的精神,中國未來一代才能真正具有自由精神和獨立人格。比起小學生這種率真,不得不說,相關教育權力實在有些虛偽。暫停秋游,就是朝令夕改,卻非要打著“安全旗號”給自己正名,教育者如此偽飾,其實是很可悲的。只要有起碼的常識,就會知道秋游很有必要,而保障學生安全是教育管理部門的責任。看到別的轄區(qū)出了安全事故,就認為“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才安全”,這是典型的不作為,是缺乏責任擔當?shù)谋憩F(xiàn)。
其實,不只是秋游,還有春游,甚至課間活動,在很多學校都已名存實亡。一些學校竟然搞什么“操場春游”,甚至讓學生在座位上度過“課間十分鐘”,由此讓學生遠離自然,剝奪他們自由玩耍的權利。如此扛著“安全”的大旗,冠冕堂皇地將學生封閉在四角天空里,是應試教育催生出來的固化教育思維模式。因為應試教育只會讓學生活在題海里,不走萬里路。而教育者長期鉗固學生的思維,最終也會讓自己看不到外面世界的自由美好,失去自由精神和獨立人格。
連秋游安全責任都不敢擔當?shù)慕逃,還能談什么素質教育呢?看到別處發(fā)生意外事故,就嚇得把學生關進教室里,試問之前教育管理部門到底有沒有為學生提供科學嚴謹?shù)陌踩A案?在推行素質教育方面,在保障學生安全方面,教育管理部門其實有太多的作為空間。問題是,也有太多的教育權力習慣了高高在上,以粗暴簡單的做法,拖著孩子遠離自然,讓他們心中失去了美麗的春天和豐收的秋天。現(xiàn)在,“局長大人”面對孩子的呼喚與批評,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到底誰在制造這種沒有文化的教育,誰在助推這種丟失靈魂的教育了。但愿這封信,能刺到教育者的心!鯁问勘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