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河南分院2021-11-26 17:54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熱點背景】
近日,一篇清華貧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網(wǎng)絡流傳,受到網(wǎng)友們的廣泛關注。這名清華的學生在自己的匿名自白中提到,他當年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開支計劃,每個月只能花400元,想盡辦法用最少的錢吃飽飯。后來,從讀研開始,他每個學期拿出3200元,資助了4名家鄉(xiāng)希望小學的孩子,為他們提供一些生活費、學雜費等。而且在每學期回家的時候,他也會去看看這些孩子,給他們講述外面的世界。在這篇匿名自白的最后,他說希望未來有一天,自己能像清華的校友一樣成立基金會,可以親力親為的去真正做一些實事。
【提出觀點】
看似是這名學生在清華讀書,讓我們看到了清華學子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風范。生在貧寒,他自己的生活尚且需要別人的幫助,想盡辦法節(jié)儉,花最少的錢維持生活開支,但是他沒有自怨自艾,反而一直心懷感恩。在他讀研期間拒絕了別人對他的資助,靠自己能力掙錢的同時,資助家鄉(xiāng)的孩子,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用自己的“儉”換來別人的“奢”,實在難能可貴。所以,學識、出身和品質并無關聯(lián)。并且通過這篇自白,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從“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也想為別人撐把傘”到“勿以善小而不為”,更認識到國家扶貧以及助學金等一系列政策的重要性。
【綜合分析】
1、想做到在貧困中不自哀,要比在困境中堅持更難。經歷過學生時代,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一個青少年的敏感時期,作為一個窮學生,要做到不自怨自艾、不自卑、不自恥,在現(xiàn)實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這樣的意志。所以,正是體現(xiàn)了他在這樣的困境當中堅持努力,做到了學有所成,還克服了貧困帶來的羞恥,形成了自己的優(yōu)秀品格,更是難能可貴。
2、善行是星星之火,以愛傳遞,可以燎原。這位清華貧困生后面回復說,因為自己接受過他人的幫助,甚至有些比他更困難、更堅強的榜樣。所以,他會以這些人為榜樣,以后有能力了要成立基金會,力所能及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親力親為做一些實事。
3、國家資助家庭經濟貧困的學生等一系列政策的重要性。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人才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很多地區(qū)還有很多人因學致貧或是因貧無法上學等情況,因此國家一系列學生教育資助政策,體現(xiàn)了國家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有力推動了教育事業(yè)全面發(fā)展。
【提出對策】
1、健全落實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xiàn)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國家相關助學政策要不斷完善,才能夠減輕因學致貧或是因貧無法上學的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從制度上保障每一個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在教育上創(chuàng)造更加公平的條件。
2、加大宣傳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加強社會宣傳,引導社會愛心企業(yè)家參與到相關公益活動并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學校要通過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